2013年June月
2711:36:22
廖氏族人对廖刚的探讨廖先生
  我是江西省新余市水西镇水南村人,在我们廖氏家谱上,也有高宗御史丞廖刚的记载。并且廖刚的父亲及廖刚的兄弟们的名字与网上说的全部相同。如此高度吻合。可以肯定廖刚是我们村迁出去的。家谱上显示,廖刚迁出,但未记载迁到何处。廖刚及其兄弟们这一支脉到处为止。在现存的1906年和1948年纂修的家谱上都是这么记载的。根据家谱记载我们村从湖南衡阳迁出来的,但迁出的时间不详。到现在已经有29代了。手机13879015894
经典值1
[编辑][置顶][取消]

最新讨论
□访客:讨论(2013/9/5 15:31:11)
□廖建军爽公匡图后人:讨论(2010/11/10 1:03:24)
□爽公后人:廖刚祖先是谁(2010/6/19 21:42:28)
最新经典Top 5
□廖刚公后人:廖刚公诗词(2006/3/14 23:48:24)
全宋词-- 集部
  
  廖 刚
  
  望江南二首(送黄冕仲知福唐)
  无诸好,方面镇全闽。千骑泛云归洞府,三山明玉外风尘。依约是蓬瀛。
  贤刺史,龙虎擅香名。金花已传当日梦,锦衣聊慰故乡情。和气万家春。又无诸好,金地遍重城。乌石亭危千嶂合,荔枝楼暖百花明。十里暮潮平。
    贤刺史,来暮相欢迎。终向凤池朝紫极,暂依猿洞驻朱轮。风月锦堂春。
  满路花(和敏叔中秋词·癸巳,周守约敏叔来作中秋)
  雨霁烟波阔,雁度陇云愁。西风庭院不胜秋。桂华光满,偏照最高楼。东山携妓约,故人千里,夜来为舣仙舟。
   明眸皓齿,歌舞总名流。恼人情态物中尤。阳春一曲,谁把万金酬。便好拼沉醉,此夕姮娥,共须着意攀留。
   望江南二首(贺毛检讨生辰)
   柯山瑞,云路玉桥横。六月天香琼蕊秀,千年人瑞昴星明。风露湿麒麟。
   廊庙器,冰雪照精神。妙世文章凌贾马,致君事业富姬衡。松桧倚青青。
  望江南
  蓬山晓,龟鹤倚芝庭。云覆宝熏迷舞凤,玉扶琼液荐文星。棠荫署风清。
   人尽道,天遣瑞升平。九万鹏程才振翼,八千椿寿恰逢春。貂衮瞩公荣。
  阮郎归
  因戏作云。乙未云间舟中。
   月桥风槛水边居。画楼三鼓初。草堂收拾读闲书。起看清夜徂。
   闲想像,尽踌躇。玉牌金字铺。梦魂纵有也成虚。那堪和梦无。
  蓦山溪(次韵知点)
  论长校短,总是非闲誉。光景百年中,似难留、长江东去。随缘游戏,触□寄高情,西楼月,北窗风,鸲鹆尊前舞。
  故人襟韵,千里心相许。飞骑趁花时,正名园、揉风洗雨。玻璃潋滟,聊共醉红裙,阳春曲,碧云词,慷慨怀千古。
  

□廖圣明:江西省萍乡市萍北廖氏(2006/1/15 16:40:08)
廖氏宗亲族长辈朋友们,您们好,我是江西省萍乡市萍北廖氏四修族谱代表,现在网上看到我们的宗祖在福建,很想与你们取得联系一下,如能看到我的留言,就请与我联系,QQ号:250421417,电话:0799-6785938

□廖先生:廖氏族人对廖刚的探讨(2013/6/27 11:36:22)
我是江西省新余市水西镇水南村人,在我们廖氏家谱上,也有高宗御史丞廖刚的记载。并且廖刚的父亲及廖刚的兄弟们的名字与网上说的全部相同。如此高度吻合。可以肯定廖刚是我们村迁出去的。家谱上显示,廖刚迁出,但未记载迁到何处。廖刚及其兄弟们这一支脉到处为止。在现存的1906年和1948年纂修的家谱上都是这么记载的。根据家谱记载我们村从湖南衡阳迁出来的,但迁出的时间不详。到现在已经有29代了。手机13879015894

□廖刚公后人:廖刚公简介(2006/3/14 23:41:01)
刚正不阿的廖刚
  
  宋工部尚书理学家廖刚字用中,号高峰。北宋熙宁二年1070出
  生于南剑州交溪乡(今顺昌县元坑镇蛟溪村---廖坊),少时跟随曾任谏议大夫
  的陈灌、理学家杨时学习,是上承洛学之传、下开闽学之绪的理学家杨
  时的高弟。北宋崇宁五年(1106)中进士,历任县主薄、判官、录事、
  教授、兴化军知府等职。宣和初,他自漳州司录升为国子录,后提升为监察御史。时
  右仆射蔡京当权,以恢复新法为名,大肆征收赋税、劳役,剥削百姓,
  廖刚反对这种做法,“不畏强权,论奏无所避”(《宋史》卷三百七十
  四),表现出刚正不阿的可贵品质。但皇帝宠信蔡京,对忠言置之不理
  ,廖刚面对那种污浊腐朽的环境感到厌恶,要求调任地方官。于是“以
  亲老求补外,出知兴化军(今莆田市)”。(从此以下引用皆出自明正
  德《顺昌邑志·道学》),先后作《兴化军到任谢表》、《被召命乞致
  任·八年兴化军发》、《兴化军到任谢监司》、《新知明州周龙图知兴
  化,黄府判特排致语》等,主要内容有:对金国的军事威胁,主张积极
  备战,反对屈膝求和与闻风逃遁;对各地的农民起义军主张招抚,反对
  派兵进剿;建议发展农业,便利贸易,节省费用,以裕民生;谋求政治
  清明,建议要消除朋党,慎选人才;谏诤朝政之失,要高宗赵构修德自
  惕,任贤纳言:倡议禁止民间邪风陋习,转变社会风气。其政绩亦佳,
  极获赞誉。后调任吏部员外郎、起居舍人、给事中等职。
  宣和七年(1125),金兵大举入侵中原,宋朝廷惊惶失措,要迁都
  逃避。廖刚认为轻率迁都,动摇军心、民心,只能给百姓带来灾难,当
  即上书力主抗御。但钦宗皇帝不采纳他的主战建议,决定迁都。廖刚又
  上书指出,迁都不能为乞求一时安逸,而应当选择有利于固守,又便于
  进军的地方,以便将来恢复失地,振兴大业,请求迁都建康(今南京市
  ),未获准。
  建炎三年(1129),宋高宗置行宫于临安(今杭州市)时,廖刚上
  书说:“国不可一日无兵,兵不可一日无食,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
  万,初无储蓄,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,浙民已困,欲欲此患,莫若屯田
  ”。他建议利用驻军和鼓励农民垦荒种田,以发展江南经济。并要求亲
  自率兵到建康部署防务,“以杜金人窥伺之意”,时高宗对他的建议很
  重视,下令在全国推行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东南老百姓的负担,
  并安置了一部分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劳力,发展了生产。不久,廖刚调
  任刑部侍郎,以徽猷阁直学士的身份出任漳州地方官。当时,漳州一带
  喜丧事浪费炽盛,他一上任就亲自制定条约,加强宣传教育,经过他的
  努力,民间俭朴风气得到发扬。
  绍兴七年(1137),廖刚调任御史中丞,经常上书陈说时弊,由于
  他不畏权势,知无不言,使“骄横者肃然”。时宰相秦桧当权,想拉拢
  利用廖刚的“台谏之力”,作为排除异己的力量,但廖刚不与秦桧同流
  合污。每当向皇帝奏事时,常提醒宋高宗要明察是非,不要被奸臣所蒙
  蔽。因此,秦桧嫉恨在心。不久,金邦背叛和约,又入侵南宋。廖刚上
  书朝廷起用坚持抗金,德高望重的将相,但由于秦桧的阻挠,这一建议
  未被采纳,并被改任工部尚书。廖刚气愤至极,上书要求解职归里。秦
  桧即趁机使人弹劾他荐人不当,廖刚终遭贬职,调任毫州明道宫提举,
  后获准辞职回原籍。宋绍兴十二年(1143)病逝,享年74岁,葬于蛟溪
  村凤山,皇上赠少帅,追封他为“顺昌开国男”。父子五人共禄享万石
  ,乡人称为“万石廖氏”,后裔多以“万石第”、“万石堂”为宗祠名
  ,分布在闽、粤、桂和港台地区、东南亚各国。廖刚博学工文词,著有
  《高峰集》、《御览世彩堂诗集》、《诗经讲义》三卷、《大学讲义》
   一卷、《高峰文集》十七卷等。
   廖刚为官一生清正廉明,他忧国爱民,威武不屈,他的精神,他的
  品格名重于天下,名扬于千古,为世代所赞颂。宋吏部侍郎张木式撰写
  墓志铭,铭称:“为闽之廖,自公而著。岂以其位,惟德之故。公之清
  法,壮志一节。持自立朝,冰寒玉洁。进而隐言,退不惭愧……”明兵
  部给事中马性鲁在传记中赞道:“高峰之英,笃钟伟人。道南高弟,绍
  兴名臣。忠直抗言,奸邪沮气。完名全节,仪型百世。”
  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,激励人们爱国爱乡,增进民族自豪感和
  海内外同胞亲情,顺昌县政协于1996年12月27日成立了“顺昌县廖刚文
  化研究会筹委会”,又于1997—1998年由县政协、县委宣传部组织有关
  部门赴闽西、赣州考察福建廖氏世系源流等问题,深入蛟溪村寻找廖刚
  墓葬。1999年6月,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由顺昌县廖刚文化研究会编
  辑点校的“钦定四库全书集部”《高峰文集》(全书32万字),顺昌县
  在文化大厦举办了隆重首发式。
  


注册|登录|帮助|快捷